《夏洛的网》这是一本简单有爱的书却值得回味的书。
用它做敲门砖,带着孩子打开精读书籍的大门,是最好不过。
我们读得慢,两天的时间只读了四章。
先是了解作者的大概生平,了解这本书的时代背景。
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,因为一个人的行文风格是和这个人的生命的底色息息相关的。
说话行事或许会受到当时情绪的影响,可以做到有隐藏。
写作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做到不真实的流动的。
情感的真实流动最动人
E·B·怀特先生是著名的评论家、散文家,他的文字自然清新。
写这部童话时美国正处于国泰民安、经济腾飞的时候,因此我们翻开这本书,温情与爱扑面而来。
这是一个关于生命和爱的故事。
开篇里小女孩弗恩眼泪汪汪的对爸爸叫道:
“这不公平!要是我生下来的时候也又瘦又小,难道也应该被杀掉?”
“我看不出有什么两样。”
“我听到过那么多不公平的事,这是最最不公平的。”
天真单纯的弗恩不愿意抛弃这只落脚猪,而她的父亲阿拉布尔先生却是打定了主意要放弃它了。
弗恩对父亲发出的质问,其实也是文学里永恒的主题,关于生命。
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,强大的和弱小的,在生命的本质上没有区别。
幸运的小猪威尔伯
可是,请注意在阿拉布尔先生对弗恩做出妥协之前,书里有这么一句:“他脸上掠过一种古怪的表情,他自己好像也要哭了。”
或许有的读者看到这里会觉得这是父亲对固执的小女儿的无奈,而我总觉得这是阿拉布尔先生,一个已是中年人的父亲,在这一瞬间被女儿打动了。
想起自己也有那样天真的小时候,于是他软弱了下来,并为之感到懊恼和一点点害羞。
因为他紧接着发出类似抱怨的感叹:“愿老天爷原谅我做了这件傻事。”
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的规矩,总是在界定什么是正确的事。
喜欢把自己武装成坚强的勇敢的,常常为自己也会软弱会胆怯为自己不聪明而羞愧。
弗恩的世界里没有这些。
孩子的世界不粉饰
她胜利了,她取得了照顾小猪威尔伯的权力。
她快活地照顾着威尔伯,互相陪伴,他们是最好的朋友。
宝贝小猪不先喝上牛奶,她是吃不下饭的;她放学回来就用小车推着宝贝小猪和洋娃娃去散步,和它说话······
弗恩像妈妈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小猪威尔伯,这一段友谊里他们都是幸福的,我们在书页里读到的都是爱。
威尔伯长大了,被卖去了朱克曼先生的农场,这一次弗恩没能阻止父亲。
看,这薄薄的四章里已经发生两次对峙了。
对峙过后的平静是让我们读起来不要总是在漩涡里打转,而每一次的缓和又是在酝酿着下一次的冲突。
小猪住在朱克曼先生的谷仓底层,弗恩没有忘记他,放学后总是去看他。
“弗恩几乎天天来看威尔伯。她找来一个丢弃不用的挤奶凳,放在羊圈里挨着威尔伯的猪圈。漫长的下午,她静静地坐在那里,想着心事,听着、看着威尔伯。”
“只要能和小猪待在一起她就够高兴了。只要知道弗恩就坐在它的猪圈外面,威尔伯也就快活了。”
这一章节里我们读到什么?在今天我只想谈相爱的方式。
我们都需要和朋友和家人相处不累,要做到愉快的在一起需要讲究的就是找到彼此都舒服的相处模式。
威尔伯只需要确定没有被弗恩抛弃,弗恩只需要能够和威尔伯相互陪伴,就已经很愉快了。
聊到这里,今天的课也到时间结束了,于是我布置了作业。
请孩子们回家后继续后面的阅读,并且思考两个问题:
“怎样找到最好的朋友”?
“我最喜欢的相处的模式是什么”?
书要慢慢读。
为什么呢?
慢下来,
是在眺望远方的同时,
建立独立思考的习惯,
也是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