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,“东北地区拉闸限电”的话题引发热议,现代社会离不开电,电力供应是保障民生的一个大麻烦,东北地区出现用电紧张的状态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牵扯的系列居民生活问题该怎么解决变成当前的焦点。
有网友表示,他所在的东北地区停电已持续了3天,并且时间越来越早,手机也没有信号。一些地区由于停电导致城市主干道的红绿灯无法正常运行,部分商铺只能点蜡烛营业。
那么,这次拉闸限电分布的状态是如何的呢?根据报道显示,此次限电状态多为市区、郊区的居民用电。从9月23日开始,东北多地出现了用电高峰时段拉闸限电的状态,沈阳市、长春市等地均执行了限电。
对于此次东北地区用电紧张的原因,网络上面众说纷纭,这里给各位梳理一下下面几种观点:
最初,电煤紧缺,能源结构以及供应格局出现矛盾
第一种观点表示:东北这次如此惨重的限电,原来是近些年许多种政策、走向、机制问题的集中体现。在双碳、能源双控目标下燃煤电厂的操作不再自由,燃煤电厂的碳排放问题变成世界关注的问题,近几年来从能源双控,到双碳目标,甚至是对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支持,都在倒逼煤电的转型、减少和退出。
其次,火电机组停机容量大,新能源发电电力偏小和电力负荷增长等因素
新能源发电国家长期以来在提倡,不过其产出相对有限,受发电电力偏小以及电力负荷增长的波及,从而出现电力供给的紧张。
当前,在限电之后出现的一系列民生问题是各位比较关心的,例如交通信号灯关闭、社区电梯停止运行、手机通信信号差或没有信号、冷藏保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,这些都是限电之后务必要解决的重要且紧迫的问题。
在当前东北地区用电紧张的状态下,拉闸限电肯定要做到提早通知,有规划的进行,确保居民生活能够得到基础保障,避免由于长时间限电引起一系列的麻烦和生活秩序的混乱。